中医治疗胃溃疡,效果如何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承担着消化吸收、化生气血的重任,故为人生存之“后天之本”。脾胃也是人体最大、最主要的营养基地,其维系着人体正常的生理需求,人体内%的营养都是靠胃肠消化吸收的。故古人曰:“胃司受纳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 如果一旦脾胃受伤,则影响体内阻断营养吸收,使免疫力下降,造成诸多疾病。说明脾胃功能状态的好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古曰:“脾旺则四季不受邪”、“保住一份胃气,留住一份生气”、“胃为水谷之海,人以食为命,有胃则生,无胃则死”等,都体现了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性。 笔者于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脾胃病的病理特征反复探讨,研制了治疗胃病的经验方“健脾和胃汤”。其药物组成为:党参、土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广木香、制香附、炒枳壳、藿香、焦神曲、佛手。功能为健脾益气、疏肝和胃。 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其中甘草味甘性平,归十二经,味厚气浓,其性平和,既可益气补虚,缓中健脾,通行百脉,滋养五脏,又可调和药味,缓解峻猛,顾护正气。 广木香健脾消食,行气止痛,疏肝和中。制香附辛开苦降,芳香性平,能疏肝气,解郁结,宽胸膈,调脾胃,除痞胀,进饮食,可上行胸膈,下走肝肾,散一切气,解一切郁。 炒枳壳能增强胃肠功能,加强肌张力和胃肠的节律性蠕动。藿香化湿醒脾,开胃止呕,其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 神曲辛、甘、温,归脾胃经,消食健脾,尤擅用于脾胃虚弱、纳差、饮食积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呕吐泄泻等。 佛手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辛香走散,直达肝脾,理气和中,疏肝解郁,燥湿化痰,行滞气,醒脾胃,导宿积,其药性平和,行而不破。 健脾和胃汤不但能治疗脾胃虚弱、胃纳呆滞、气机不畅等,还善止痛、除胀、运脾、和胃、解郁、化痰、祛湿等功能。余于临床上以健脾和胃汤为基本方,对症加减治疗了诸多胃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医案一则 沈某某,男,38岁,二〇〇八年十月十一日初诊 胃脘隐痛间歇性发作3年,每于心情烦躁及饥饿时易发,伴有腹胀、嗳气、吐酸,口苦口干,肢倦乏力,痛处喜按,面黄,大便呈柏油状,每日1—2次,质稀。 胃镜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舌质淡,苔黄腻,边有齿痕,脉细。 证属脾胃虚弱,肝胃失和,气滞血瘀。治宜健脾益气,疏肝和胃,理气化瘀为主。方以健脾和胃汤加味。 处方:炒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煨木香10克制香附10克炒枳壳10克煅瓦楞子20克黄芩10克佛手10克蒲公英20克焦神曲15克炒白芍10克广郁金10克白及10克北沙参10克竹茹10克炙甘草5克10剂 二诊: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服前药后胃脘隐痛,嗳气、吐酸有所缓解,柏油便消失,但大便尚不成形,每日1—2次,口苦口干,舌质淡,苔黄薄腻,边有齿痕,脉细,治宜上方去炒枳壳,加入川石斛12克、焦山楂10克。15剂。 并嘱其思想开朗,心情愉快,饮食节制调匀,勿食过冷、硬、不易消化和辛辣之物,注意按时饮食,勿饥饿无常。 三诊: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八日 现胃脘隐痛、口苦口干、嗳气吐酸、柏油便等症状俱都消失,大便已成形。以上方为基础,随症加减,坚持服用3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胃镜复查提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随访二年未曾复发。 按:消化性溃疡即指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由于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其主要临床症状可见长期有规律发作的上腹部疼痛,伴有嗳气、吐酸等,并常发生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胃部炎症大多数亦同时存在。该病好发于精神抑郁和烟酒嗜好者,故病因病机一般认为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和脾胃虚弱者有关。 该案患者久患胃病,肝气郁结,饮食不节而致肝胃失和,气滞血瘀,瘀阻胃络,依据脉证,辩证为脾气虚弱,肝胃失和,气滞血瘀之证。 治当健脾益气,疏肝和胃,理气化瘀为主。方用健脾和胃汤加味。 方中加入郁金、煅瓦楞子、竹茹加强疏肝和胃之力;白芍、白及消肿止血,收敛生肌。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苦酸而阴柔,能化阴补血,有敛阴益营之力。北沙参、石斛养阴益胃、清热生津,此养阴之中有疏肝之意也。盖北沙参甘寒微苦,守而不走,能入胃清热生津而强阴,以保胃之生气之要药。石斛又是救胃生津之上品。黄芩、蒲公英清热利湿而健脾。二诊时大便仍为稀薄,故又用焦山楂助消化、厚肠胃,又其苦入血分,善化瘀血而不伤新血,消血块,行瘀滞,能帮助消除胃部出血之功。 在医嘱方面再三嘱其心情愉快,饮食节制。这亦是治愈该病的关键之一也。 有看诊/疾病咨询需求 请长按识别下图医治白癜风病的专家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需要多少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tz/3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治百愈治疗肝硬化中医偏方验方
- 下一篇文章: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验方集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