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9味名字带ldquo草rdquo
悦读中医每天11:30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肝病是中医的一个优势治疗领域,不过想要通过中医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也需要找对方法、用对药。肝病常用中药上百种,它们各自适用于什么类型的肝病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下其中几味“草”字辈中药。 甘草图片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甘、平,归脾、胃、心、肺经。 补中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解毒,缓和药性。 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炙甘草补脾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3~6g,作为主药可用至9g。煎服。凡入清泻药中宜生用,入补益药中宜炙用。 本品甘缓助湿壅气,令人中满食减,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不宜使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长时间大量服用,每易引起水钠潴留浮肿、血压升髙、四肢瘫痪和低血钾,临床上称为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一般日服量不宜超过9g。 1.抗炎护肝甘草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使肝脏变性和坏死减轻,肝糖原恢复;一部分抗炎作用是通过甘草所具有的糖皮质激素样的作用来实现的。通过抗炎护肝,达到降酶和改善肝功的目的,临床所有原因的肝损害及肝功异常,均可应用甘草。 2.增加肝脏解毒功能甘草能使肝脏解毒功能加强,使肝细胞內肝糖原蓄积増加,促进肝内物质代谢。甘草本身所具有的解毒作用在与其他药物配伍时缓和其他药物的毒性。甘草对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特别是药物性肝损害更为常用。生甘草又可用于肝脓疡等化脓性炎性疾病。 3.补益作用炙甘草具有补益中气、强健身心作用,对慢性肝病及体质虚弱、纳呆乏力、气短咳嗽、失眠多梦等可与参芪、白术、茯苓等补益药同用。 4.散结作用甘草具有散结作用,肝脾肿大可与其他软坚散结或化痰散结药同用。 墨旱莲图片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鳢肠草,旱莲草。 甘、酸、寒,归肝、肾经。 养肝益肾,凉血止血。 肝肾阴虚,头晕目眩,牙齿松动,须发早白,阴虚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如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 6~15g,煎服。外用适量。 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不宜使用。 旱莲草滋养肝肾,又能凉血止血,适用于慢性肝病之见肝肾阴虚证候或鼻衄齿衄者。近年有报道与女贞子同用有较好的护肝降酶功效,尤以慢性肝病肝功异常者更为适宜。 茜草根图片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血见愁,过山龙。 苦、寒,归心、肝经。 凉血止血,活血祛瘀。 多种血热出血证,如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 10~15g。煎服。化瘀宜生用,止血多炒炭用。 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服。 茜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可用于肝病出血,如齿衄、鼻衄及消化道出血;亦可用于慢性肝病肝区灼痛,口干口苦,皮肤干燥,肝功异常者。 紫珠草图片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苦、涩、凉,归肝、胃经。 收敛止血,解毒疗疮。 多种内外出血证,如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烧伤及疮痈肿毒等。 10~15g。煎服。研末服每次1.5~3g。外用适量。 紫珠草收敛止血,解毒疗疮,适用于慢性肝病之消化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门脉高压性胃病之胃黏膜出血,对齿衄、鼻衄亦可用之。 紫草图片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山紫草,紫草根,鸦衔草。 甘、寒,归心、肝经。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利尿滑肠。 血热毒盛,斑疹不透,或斑疹紫黑,又预防麻疹,以及疮疖、湿疹、皮炎、阴痒、水火烫伤,尚可治血热毒盛之小便淋痛或大便秘结等症。 3~10g,煎服。外用适量,油浸或熬膏外敷。 腹泻便溏,疹出而红活者,不宜用。 1.凉血止血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引起的牙衄、鼻衄,常与藕节、生地黄、牡丹皮、棕榈等其他止血药同用。 2.清热解毒能減轻肝脏组织炎症,护肝降酶。 马鞭草图片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风颈草,狗芽草,紫顶龙芽。 苦、微寒,归肝、脾经。 活血通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痢杀虫。 经闭,癥积痞块,乳痈,发背疮毒,水肿,痢疾,疟疾以及外感发热,黄疸,白喉等。 5~10g,大量可用至30g。煎服。 血虚者忌服。 马鞭草活血消积,常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同用治疗肝病之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等瘀血停积之证候;肝硬化腹水属于血臌者亦可用之。 败酱草败酱,苦菜。 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肠痈,肺痈,痈疮肿毒,产后瘀滞腹痛,肠炎,痢疾,急性黄疸型肝炎等。 15~30g。煎服。 非热毒瘀血者不宜服用。败酱草大剂量应用有使白细胞减少的副作用,不宜大量久服,与甘草同用可减少这一副作用。 1.抗炎护肝败酱草清热毒,有良好的消除肝细胞炎症,防止肝细胞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的作用,从而能降酶退黄,同时败酱草挥发油能疏通门脉循环,改善肝内微循环,增强肝细胞代谢,从而促进肝细胞再生。 2.消痈排脓用于细菌性肝脓疡 夏枯草图片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棒头草。 苦、辛、寒,归肝、胆经。 清火散结,清肝降压。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头痛等;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及乳痈、痄腮等;高血压证属肝火、肝阳上亢者。 9~15g。煎服。 脾胃虚弱者慎服。 1.护肝降酶各型肝炎之肝功异常,ALT升高,可与栀子、板蓝根、败酱草、竹叶、赤小豆等同用。 2.清肝明目适用慢性肝病之腰酸乏力,眼干目涩,视物模糊,每与小蓟、决明子、菊花、枸杞子等为伍。 3.散结消积用于慢性肝病之轻度肝脾肿大,可与柴胡、甘草、芫荽、红花、瓦楞子等疏肝行气散结药同用。 金钱草图片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过路黄。 甘、淡、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利尿通淋,除湿退黄,清热解毒。 热淋,砂石淋,尿涩作痛,黄疸,痈疮肿毒,烧伤烫伤,毒蛇咬伤等。 30~60g。鲜品加倍。煎服。外用适量。 金钱草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有一定抗炎护肝作用,常作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之辅助用药,对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合并胆囊炎者则更为相宜。 白花蛇舌草图片来源:《中药饮片图鉴》 蛇舌草、二叶葎。 苦、甘、寒,归心、肝、脾经。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 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黄疸,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15~30g。煎服。外用适量。 1.抗肿瘤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适用于原发性肝癌。 2.抗乙肝病毒白花蛇舌草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可用于乙型肝炎患者。 3.保肝利胆白花蛇舌草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有较好的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可用于慢性肝炎肝功异常者。又有较好的利胆作用,对于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炎患者、淤胆型肝炎、重型肝炎等均可用之 除了这些“草”字辈中药,还有谁在肝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呢?针对不同类型的肝病,临床组方遣药时分别要遵循什么原则呢?更多肝病用药解析,尽在《肝病用药十讲》—— 《肝病用药十讲》(点击封面,立即购买好书)本书是论述肝病用药的专著。全书共列十个专题,对肝病用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有关理论探讨、原则方法、经验总结、现代研究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味肝病常用中药,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还通过验案介绍和临床总结展示了个人的用药经验,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切合临床实用,是肝病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之参考书。 电子版同步上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tz/3799.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味中药功效相似与差异介绍
- 下一篇文章: 一碗生姜红糖水,就能治感冒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