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和噻虫嗪,杀虫效果哪个好对比之后才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如何 http://m.39.net/pf/a_4525434.html 春暖季节,万物复生,众多的植物嫩芽成为了昆虫们的美餐,虽然是自然界的常见行为,但对于农户们来说则是头痛之极,会导致失收失产的事,所以为了减少虫害对作物的损害,我们大量生产了不同的杀虫药出来,种类繁多的杀虫药看着作用机理是一样,那我们该如何挑选真正适合自己作物使用的呢? 这次我们来说说作用机理相似的两款药——吡虫啉、噻虫嗪。 对于吡虫啉我们广大农户都非常熟悉了,那么噻虫嗪是杀虫新星,它比老一辈的优势在哪里呢? 吡虫啉、噻虫嗪差异分析 尽管两者的作用机理相似(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进而死亡),但噻虫嗪具有5大优势: 噻虫嗪活性更高 在昆虫体内噻虫嗪的主要代谢产物是噻虫胺,其对昆虫乙酰胆碱受体的亲和力高于噻虫嗪,因此具有更高的杀虫活性; 而吡虫啉的羟基化代谢产物活性均有所降低。 噻虫嗪在水中溶解度高 噻虫嗪在水中溶解度是吡虫啉的8倍,因此,即便是在干旱环境中,也不影响小麦对噻虫嗪的吸收利用。 研究表明,在正常的潮湿土壤中,噻虫嗪表现出与吡虫啉相似的防治效果;但在干旱的情况下,则明显优于吡虫啉。 噻虫嗪抗性水平低 吡虫啉自上市至今将近30年,害虫的抗药性发展也日趋严重。 据报道,褐飞風、棉蚜、韭菜迟眼覃蚊等均已对其产生一定的抗性。 而噻虫嗪与吡虫啉在褐飞虱、棉蚜等害虫上交互抗性风险非常低。 噻虫嗪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 噻虫嗪还有一个其他杀虫剂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具有促根壮苗的作用。 研究表明,噻虫嗪可以激活植物抗逆蛋白,同时对植株体内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产生影响,噻虫嗪进而使作物茎杆和根系更加健壮,增强抗逆能力。 噻虫嗪持效期更长 噻虫嗪具有很强的叶片传导活性和根部内吸性,药剂能快速、充分被吸收。 当它被施用于土壤或种子上时,噻虫嗪很快被根部或刚萌芽的种苗吸收,通过植物体内的木质部向上输送到植株体各部,在植株体内滞留时间长,降解缓慢,同时其降解产物噻虫胺杀虫活性更高,因此噻虫嗪相比吡虫啉持效期更长。 噻虫嗪防治对象 1.防治稻飞虱每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6~3.2克(有效成分0.4~0.8克),在若虫发生初盛期进行喷雾,每亩喷液量30~40升,直接喷在叶面上,可迅速传导到水稻全株。 2.防治苹果蚜虫用25%噻虫嗪~倍液或每升水加25%噻虫嗪10~20毫升(有效浓度25~50毫克/升),或每亩用5~10克(有效成分1.25~2.5克)进行叶面喷雾。 3.防治瓜类白粉虱使用浓度为~倍,或每亩用10~20克(有效成分2.5~5克)进行喷雾。 4.防治棉花蓟马每亩用25%噻虫嗪13~26克(有效成分3.25~6.5克)进行喷雾。 5.防治梨木虱用25%噻虫嗪倍液或每升水加10毫升(有效浓度25毫克/升),或每亩果园用6克(有效成分1.5克)进行喷雾。 6.防治柑橘潜叶蛾用25%噻虫嗪~倍液或每升水加25~33毫升(有效浓度62.5~83.3毫克/升),或每亩用15克(有效成分3.75克)进行喷雾。 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噻虫嗪在生物活性、水溶性、抗性、促进作物生长、持效期等方面的优势明显,噻虫嗪更好些。(来源:农人农技) 农业技术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bm/7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葛根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不可忽视的危害
- 下一篇文章: 发现特定基因在心脏病中的作用与胆固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