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扰心失眠案
痰火扰心失眠案 失眠不仅有大家所常见的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的虚证,而实证中也不是只有多思多虑、急躁易怒的肝火内扰之证,还有一种因脾胃不和、痰湿食滞,以致寐寝不安的痰热扰心之证,临床常用黄连温胆汤治疗此型失眠。黄连温胆汤乃历代清热化痰的经典方剂,出自《六因条辩》,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很多患者被方名困扰,产生疑问,此方不应是主治胆胃不和的消化系统疾病吗?殊不知“胃不和则卧不安”,例如白领邓某。 病案分享 邓某,女,31岁,公司职员。初诊:.08.15(立秋后7天) 主诉:睡眠欠佳1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易醒,平素饥饿时易感胃痛,情绪易焦虑。 刻下症:患者近日失眠症状较前加重,晨起感恶心,口苦,饥饿时感胃痛次数较前增多,近期因工作压力大情绪烦闷,大便不爽。末次月经:.07.17,经期7天,偶有周期延长,稍有痛经。 既往史:既往体质可。 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可,心肺无殊。舌红苔黄腻,脉滑。 中医诊断:不寐痰火扰心证 西医诊断:失眠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陈皮15g姜半夏30g茯苓30g 姜竹茹10g黄连6g胆南星10g 煅磁石30g(先煎)煅珍珠母30g(先煎)桂枝12g白芍15g红枣15g 川芎20g干姜6g淡豆豉12g 合欢皮15g枣仁粉10g(吞服)藿香10g牛蒡子20g炙甘草6g 7贴,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 二诊:.08.21(处暑前2天) 患者入睡困难症状较前稍好转,仍易醒,白天易乏力,感记忆力减退,易脱发,晨起感恶心,饥饿时感胃痛,末次月经:.08.17,稍有痛经。 处方: 陈皮15g姜半夏30g茯神20g 姜竹茹10g黄连6g胆南星10g 煅磁石30g(先煎)煅珍珠母30g(先煎) 桂枝12g白芍15g红枣15g 川芎20g干姜6g合欢皮15g 牛蒡子20g麦冬20g桑葚30g 益智仁15g炙甘草6g 7贴,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 三诊:.08.28(处暑后5天) 诸症均较前缓解,目前进食后偶有反酸,无呕吐,近期易腹泻。 处方: 陈皮15g姜半夏30g茯神20g 姜竹茹10g黄连6g胆南10g 煅磁石30g(先煎)煅珍珠母30g(先煎) 桂枝12g白芍15g红枣15g 川芎20g干姜6g合欢皮15g 藿香10g苏梗12g海螵蛸15g 煅瓦楞子30g(先煎)炙甘草6g 7贴,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 按语 患者以失眠为主症,伴有胃痛、恶心、口苦、大便不爽等消化系统疾病症状,可见患者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痰湿内生,郁痰生热,故而扰动心神。治以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选“黄连温胆汤”,其中黄连、胆南星、竹茹清热燥湿,降逆化痰,半夏、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方中重用半夏调理脾胃,取《黄帝内经》中“半夏秫米汤”之意。茯苓健脾渗湿,煅磁石、煅珍珠母、枣仁粉加强镇惊安神之功效。且方中含有桂枝汤,调和营卫,引阳入阴而安眠。结合患者平素易感胃痛,经期将至,偶有周期延长及痛经,予川芎、红枣、干姜调和气血。考虑患者情绪不佳,加合欢皮、淡豆豉除烦解郁。牛蒡子润肠通便,改善大便不爽之症。8月正湿热之时,予藿香芳香化湿。 二诊时患者不寐症状较前缓解,仍有脾胃不和之症状,可见黄连温胆汤为对症之方,失眠的患者多受乏力健忘及脱发的困扰,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易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改茯苓为茯神,加强安神之效,加麦冬、桑葚、益智仁滋阴补血,养心益智。 三诊继续予黄连温胆汤巩固治疗,然而患者有反酸症状,予海螵蛸、煅瓦楞子及苏梗行气制酸止痛。去牛蒡子润肠通便之效。 小结 本文总结何老师治疗失眠经验如下: 1、重用半夏。何老师治疗失眠常用半夏30g,取半夏秫米汤之意,故重用半夏,能起到很好的通阴阳,调脾胃,助睡眠的作用。 2、巧用酸枣仁。酸枣仁具有很好的治疗失眠,缓解情绪的作用。何老师临床喜将酸枣仁打粉,嘱患者睡前以牛奶或温水吞服,可充分发挥出酸枣仁的药效,同时减少了药材的用量。 3、善用矿物类药。何老师临床治疗失眠,常配伍使用煅磁石、煅珍珠母、龙骨、牡蛎等矿物类药,发挥其重镇安神之效。 4、重视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何老师认为,失眠日久常致阴阳失和,故在治疗失眠时,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而桂枝汤作为调和阴阳的基础方,用于治疗失眠常获良效。 生活小建议 畅情志失眠的病人要把心静下来,心静则心火自降,欲少则肾水自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是改善睡眠的关键。 节饮食清淡饮食,不宜过饱过饥,脾胃和方能夜寐安。 适寒温舒适的环境,在避免外邪的同时改善睡眠质量。 THE END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bm/4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胃脘胀痛3个月,慢性浅表性胃炎温中散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