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蛤壳

蛤粉,青蛤,黛蛤,海蛤,文蛤,蛤蜊壳,白利壳,黛蛤壳,黛蛤粉,

苦,咸,寒。归肺、胃经。

清化热痰药

1,化痰止咳平喘,清热化痰清肺,用于痰火咳嗽,胸胁痛,肺热痰稠,咳嗽气喘,痰中带血。2,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瘿瘤,痰核,胃痛吞酸。外治湿疹、烫伤。

6-15克,蛤粉宜包煎,入丸、散剂1-3克;外用适量。

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meretrixL.或青蛤CyclinasinensisGmel.的贝壳。将原药除去杂质,轧碎如黄豆大小,淘净,干燥。煅蛤壳:取净原只蛤壳,置锅内煅至灰褐色。生活于近海泥沙质的海底。

《本经》:“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

《药性本草》:“治水气浮肿,利小便,治咳嗽上气,项下瘿瘤。”

《日华诸家本草》:“疗呕逆,胸胁胀急,腰痛,五痔,妇人崩中带下。”

海蛤壳Haigeqiao

《神农本草经》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meretrixLinnaeus和青蛤CyclinasinensisGmelin等的贝壳。夏秋两季自海滩

泥沙中淘取,去肉,洗净。生用或煅用。捣末或水飞用。

咸,寒。归肺、胃经。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肺热,痰热咳喘,瘿瘤、痰核。

煎服,10~15g;蛤粉宜包煎。

置干燥处。

海蛤壳的功效作用

咸,寒。入肺、肾经。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清热利湿,利水消肿。

1.清肺化痰:①用于痰火咳嗽或痰结胸满等证,可与昆布、海藻、瓦楞子、诃子、五倍子等同用。②用于痰热积结胸痛,可与瓜蒌仁等份,研末为丸,冲服。

2.软坚散结:用于瘿瘤瘰疬,同昆布、海藻。

3.利水消肿:①用于湿热水气浮肿、小便不利,可与木通、滑石、猪苓、冬葵子、泽泻、桑白皮、灯心等同用。②用于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者,可与防己、葶苈子、郁李仁、陈皮、赤茯苓水煎服。

4.制酸止痛:可用于胃炎吐酸、烧灼疼痛,可与蒲公英、川芎、党参、黄连、吴茱萸、瓦楞子等同用。

海蛤壳与海浮石,两药性味功效相近,可用于痰热喘嗽之证。但海蛤壳清降痰热之中,尚能利气机,对于热邪痰结气闭之咳嗽、胸痛者多用之;海浮石重在化黏痰积块,痰黏成块不易咳出者多用。二者同中有异。

1.配黄芩: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入肺经,为清利上焦湿热的要药;海蛤壳清肺热,化热痰,调气机。二药合用,清热泻火,化痰止咳喘,用于痰火气闭之咳嗽效佳。

2.配瓜蒌:瓜蒌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海蛤壳清肺泻热,祛湿化痰。二药合用,泻热化痰力强,多用于痰热内结、咳痰黄稠、胸闷气喘者。

3.配海藻:海藻功专软坚散结,消痰化瘿;海蛤壳清肺化痰、消癥化结。二药合用,软坚散结之力增强,盖瘿瘤、瘰疬为患,无非痰火凝络所致,二药苦能泻结,咸能软坚消痰,寒能清热泻火,火去痰消,瘿瘤、瘰疬岂能不散?故二药常配伍应用于以上二证。

4.配乌贼骨:乌贼骨功专收敛,具制酸止痛、收涩生肌之效,尚能止血敛疮,海蛤壳煅后用亦具制酸止疼之功,二药合用,其效增强,用于胃溃疡之胃痛、泛酸或溃疡出血者有效。

气虚有寒、中阳不运者慎用。

内服:10~15克,入煎剂,或入丸散。

本品寒能清热,咸可软坚,故能清肺热、化稠痰、消瘿散结,用于肺热引起的痰热喘嗽、胸痞胁痛以及由痰核所引起的瘿瘤、瘰疬等,并有利水消肿、制酸止痛作用,又可用于腹水、浮肿、胃痛吐酸等证。

孙会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tz/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