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话五味
五味的概念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综合历代用药经验,五味作用有如下述: 01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02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缓急止疼、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03酸酸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04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05苦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06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07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 从历史渊源来看,饮食养生堪称中国养生方法中最古老的一种。神农尝百草之滋味,品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在西周之时,饮食养生以上升为一种以无行学说为框架的理论认识。作为中国古代养生集大成的《黄帝内经》,总结出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谨和五味”与“饮食有节”等。唐朝时的孙思邈,张仲景等人,更是探索食物的药用价值。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撰写了中国第一部饮食养生学和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实乃古代养生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食物的五味食物的五味,是食物的酸、辛、苦、甘、咸五味。五味在开始时是以食物真实的味来阐明食物的性质,但以后食物的五味是从药物的五味转化而来的。食物因有不同的味而各有不同的作用。因性味不同,阴阳属性也不同。如辛甘发散为阳,酸咸涌泻为阴等。食物的天然味道也确实反应了该食物所具有的化学成份,以味道来说明食物的性能和作用,是有其科学基础的。各种味道都为其相应的成份所致,也各有其作用。 1酸味,包括涩味,有敛汗、止泻、涩精等作用,如梅子、杏子等。合理食用,可用于多汗、久泻、遗精滑精等病症,多食则引起筋脉挛缩;酸味与甘味合用,又能生津止渴,可用于津伤口渴。 2辛味,有宣散、行气、通血脉等作用,如生姜、葱白、紫苏、辣椒、茴、荜拨、砂仁、桂皮等,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或风寒湿邪之症。 3苦味,有清热泻火、止咳平喘、泻下等作用,如苦瓜、青果、枸杞苗等,用于热性病发热、烦渴、气逆咳嗽喘气、呕哕诸症,多食则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滑泻。 4甘味,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等作用,如栗子、甜杏仁、南瓜、葡萄、大枣、饴糖等,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脘腹疼痛等症,多食则窒塞、滞气,使人满闷不适;淡味附于甘味,常甘淡并称,有利尿除湿作用,如薏米、芥菜、冬瓜等,常用于水湿内停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5咸味,有软坚、散结、润下等作用,如海蛰、海带、猪肉等,适用于痰热咳嗽、痞积胀满、大便燥结等症。 五味与五脏的密切关系如《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论》还说:“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饮食五味用之适宜,对人体则有益,若因过分偏嗜则可发生疾病,或在五脏有病之,也应适当调整饮食五味。这也是中医所说的“三分治、七分养”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如不遵循这些宜忌法则,硬行多食,百病必由此而生。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所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所伤也。”由此可见,食物的五味,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长寿。 知四气懂五味饮食的五味不仅要和食物的四气相结合,而且也要与四季气温的变化、病情性质和身体素质而定。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食物五味理论,正是指导传统饮食宜忌的重要依据。五味调和。脏腑得益,人体健康;五味偏嗜,或不谨遵宜忌,就会导致五脏失调,则形成疾病。因此,饮食要求知四气,懂五味。 来源:医院 END编辑丨刘岩 初审丨王宏蕾 复审丨王国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pz/9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吃肉为什么能损害健康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