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一种原发性恶性疾病,俗称“血癌”,本病病理特征是骨髓及其造血组织的某一类幼稚白细胞异常增生,故可导致白细胞成熟障碍。急性白血病在40岁以下男性为高发人群,起病急骤,则以发热为首先出现的症状,并发生全身广泛性出血、贫血、心慌、气短、乏力、水肿等。慢性白血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起病较为缓慢,在我国则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居多,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患者易于疲劳、多汗、怕热、体重下降、面色苍白、头晕、气急、心慌、脾大、肝大,少数病例也可出现轻度淋巴结肿大或低热等。本病属中医学“血证”“虚劳”“积聚”等范畴,辨证分型为瘟毒内蕴型、痰湿瘀阻型和阴虚血热型等,治疗宜分别选择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以及清热凉血止血的中药。 处方1三物豆根汤 山慈菇、板蓝根各50g,山豆根30g,当归、丹参、赤芍、川芎、北沙参各20g,麦冬15g。上药加水煎2次滤汁,混合后分2?3次口服,每日1剂。 对血热妄行者,宜合并犀角地黄汤加减组方;对气滞血瘀者辅用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同时服上方加理气药。 养血活血,清热解毒;主治急性白血病,也可将此方配合化疗同时服用。 临床观察与动物试验表明,此方可以产生类似于肝素的治疗作用,与化疗联合应用能增强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力,并且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高凝状态,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因而能提高疗效。 处方2黛香散 青黛30g,雄黄、乳香各15g,麝香0.3g。上药共研细末,有条件可装入胶囊,每次取0.1?lg口服,每日2次。 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主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证属热毒内蕴者,出现低热、腹内硬结、坚硬不移、面色灰暗、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 处方3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黄芩、栀子、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猪苓、泽泻10g,鸡血藤、丹参各30g。上药加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患者热重时,宜加夏枯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豆根,加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患者湿重时,宜加藿朴夏苓汤、二陈汤、三仁汤。 清泻肝胆湿热;主治急性白血病,证属肝胆湿热者。 如发生感冒、感染时,须停用本方,改予辨证施治,待好转后再用本方。 白血病初期多以实证、热证、阳证为主,治疗要以清热泻火为重点;中期以热入营血为主,治疗应从清营凉血入手。方3内木通是选用毛茛科川木通、而不是马兜铃科关木通,倘若混用则易于发生用药不良反应。 处方4青蒿鳖甲汤 鳖甲15g,青蒿、知母各6g,生地黄12g,牡丹皮9g。上药加水ml后同煎,留取药汁ml,每日分成2次口服,每日1剂。 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治慢性白血病,证属阴虚血热者,出现低热不退、心悸气促、腰酸腿软、鼻齿出血、检查舌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5青黄散 青黛9份,雄黄1份;上药共研细末,装入口服胶囊备用。诱导缓解的用量为每日6?14g,分3次餐后服;维持缓解的用量为每日3?6g,分2?3次餐后服。 患者脾大明显、瘀血时,可加服膈下逐瘀汤;发生气血两虚时,宜加服八珍汤;有脾胃虚寒时,可加入小建中汤同煎。 解毒抗癌;主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青黛的抗癌成分是靛玉红,不溶于水,故此方不宜煎汤服用;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对白血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方5长期用药易导致慢性砷中毒。服药期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胃脘不适、便溏等,严重时还出现血便。 处方6龙牡红黄汤 三棱、莪术、五灵脂、槟榔、龙骨、牡蛎、海浮石各15g,水红花子、瓦楞子各30g,香附、三七、苏木各l0g,雄黄9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必要时,可另取醋香附、制鳖甲、鸡内金各g,共研细末备用,每次 10g,以黄酒送服,每日3次。 化瘀止血,解毒抗癌;主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处方7抗白散 青黛30g,血余炭3g,雄黄15g。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2?5g口服,每曰2?3次。 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主治瘟毒内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症见低热、面色灰暗、肌肤甲错、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pz/9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女人想撩你的4个暗示语,知道一个就行
- 下一篇文章: 旧文回顾万事俱贝,在日本你可能会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