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大卫不可以养成坏毛病妈妈醒醒,
看到一位育儿号妈妈的视频对《大卫,不可以》这套系列绘本提出质疑:我都不知道这本绘本要告诉孩子什么,我家孩子看完这本绘本之后,本来不会去够柜子高处的东西,学会了够东西;本来不会在床上跳,学会了在床上跳…… 我当时看完这个视频有些征楞:这个妈妈不是专门的育儿号吗?怎么还会提出如此无知的问题?后来我在网上一搜,竟然有很多家长们对《大卫,不可以》系列绘本抵制,其中不乏一些育儿大V和专业的绘本推荐者。 孩子看《大卫,不可以》养成坏习惯? 对《大卫,不可以》提出质疑的家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绘本里调皮捣蛋的大卫,踩在书上够鱼缸,踩在椅子上够柜子高处的饼干桶,洗澡的时候玩水,吃饭、睡觉的时候蹦跳打闹,这些都是坏习惯,孩子本来挺乖的,看了之后把大卫的这些坏习惯全都学会了。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很多家长对《小猪佩奇》提出质疑,说我家孩子本来不跳泥坑的,看完了《小猪佩奇》,开始喜欢跳泥坑了。 我猜测,对《大卫,不可以》提出质疑的家长和对《小猪佩奇》提出反对的家长大概率是同一批父母,因为其反对的本质是相同的。 对此我想说的是:即使你家孩子不看《小猪佩奇》,他也一样喜欢跳泥坑,因为喜欢玩水是孩子的天性。 即使你家孩子不看《大卫,不可以》,他迟早也会学会借助外在的东西去够高处的饼干,也会喜欢在洗澡的时候玩水,在睡觉的时候玩闹。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阶段的正常表现,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外在展现。相反,如果你家孩子一直都特别听话、特别乖巧,才是不正常的表现,家长应该高度重视。 正确解读《大卫,不可以》 1、好绘本一定和孩子同频 《大卫,不可以》封面便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大卫踩在摞的参差不齐的书上,伸长身体和手臂去够高高的鱼缸。鱼缸和放鱼缸的圆茶几被大卫够的已经倾斜,鱼缸里的水都洒了出来。在这危险时刻,妈妈对一脸兴奋的大卫说道:“大卫,不可以!”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画面的细节,大卫踩的书,叠放得歪歪扭扭,大卫还踩在了书的边沿,最上面的一本书已经翘起来很高,马上就要倾倒了;浴缸里两只小金鱼的神态,因为大卫的举动,眼睛瞪得圆圆的,一脸惊恐的表情;而大卫呢,还一脸的兴奋,完全感觉不到危险即将到来。 孩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远远高于我们成年人,他们深深地被画面所吸引,就连小金鱼的表情都能注意到,看后哈哈大笑,是因为这样的举动就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翻开绘本的扉页,画面中的妈妈双手叉腰,然而只有身体,没有头,这在我们成年人看来,简直是恐怖。 可如果你从孩子的角度来观察,小小的、矮矮的人站在妈妈的面前,即使仰起头看妈妈,仍旧看不到妈妈的脸,看到的就是书里画面的场景。 一本好绘本一定是能够以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在童书中能够看到儿童。 以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也就是说绘本是和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同频的,而不是站在大人的角度进行编写。 这是绘本和成年人的书的本质区别。 2、好绘本是对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教育 我们家长再来细细品味一下《大卫,不可以》封面的故事,大卫在叠放书本的时候妈妈有没有阻止?大卫站在书上的时候妈妈有没有阻止?大卫在刚开始够鱼缸的时候妈妈有没有阻止? 并没有。 大卫妈妈只是在看到鱼缸即将倾倒下来摔碎的一瞬间,及时阻止了大卫。 这说明妈妈一直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jb/10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口舌生疮,心火上炎一张方子道尽其妙,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