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属中医“胃痞”范畴,“胃癌前病变”指一类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变化,即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和肠化。针对病机特点,确立治疗法则根据脏腑生理,针对本病的病机特点,在治疗方面,李教授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针对脾胃的脏腑功能,选择用药,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升清降浊,毒邪尽散,正气来复,胃平为安。2、根据辨证,抓住主要病机,根据不同阶段,分别制定疏肝理气和胃,健脾祛湿和胃,化瘀通络和胃,化浊解毒和胃;而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化浊解毒和胃治法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以期阻断病情进展,使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能够消除。对于化浊解毒法的应用,李教授认为应注意两个方面:一针对病因,消除生成之源;二浊毒在内,为体内之邪。因此,一定要给邪以出路,以免闭门留寇,相互为害,而人体的出路,又不外乎表汗和二便。祛浊解毒用药,辨别轻重缓急辨证组合加减具体选药,对于浊邪的治疗,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1、淡渗利湿祛浊:常选用茯苓、猪苓、泽泻、滑石之属。此类药既可祛湿,又能健脾助运,陪护后天之本,同时可避免苦寒解毒之品败伤胃腑。2、苦寒燥湿祛浊:常选用黄芩、黄连、黄柏大黄、龙胆草、苦参等,此类药可燥湿存阴,防止胃阴大伤。3、芳香化湿祛浊:常选用砂仁、白豆蔻、荷叶、藿香、佩兰、香薷、白芷等。此类药能悦脾醒脾,内消湿浊,是浊邪图本之治。4、化痰除饮祛浊:可选用半夏、瓜蒌、川贝母、浙贝母、竹茹、瓦楞子、海浮石、黄药子、白芥子、葶苈子等。5、通腑泄浊:常选用大黄、芒硝、冬葵子之属,以期使浊邪从下而走。6、清热利湿祛浊:常选用龙胆草、栀子、苦参、茵陈、金钱草、虎杖、垂盆草、鸡骨草之属使热去浊化。治疗毒邪多根据毒之轻重而用药。毒轻者常用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绞股蓝、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毒重者可用黄药子、狼毒等力猛之药;毒介于轻与重之间者用红景天、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败酱草等。根据浊毒的轻重辨证组合加减应用,使浊化毒解,恢复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防止其癌变有显著作用。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肠胃道疾病问题,可免费咨询张老师

添加

获取一对一健康服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tz/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