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过程中先煎与后下的讲究
中药 先煎与后下 虽说现在医馆、医院等都可以帮忙煎药,我个人有时间还是尽可能自己煎药。药物煎煮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利用药气进行治疗的过程。 在煎药过程中,中药的先煎后下顺序也极为讲究。今天我们就聊一下中药的煎药中的先煎与后下。 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单独书写“煎药法论”,明确强调:“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如果不然,则有“故方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药必无效”。 中药的先煎与后下也遵循这个前提。 01 中药的先煎 ‘先煎’是指将中药中的某一味或几味药加水先煎煮一定时间,再加入剩余药物同煎的方法。 先煎中药的大概种类有两种,一种是质地坚硬的矿石甲壳类。比如磁石、紫石英、自然铜、瓦楞子、牡蛎、石决明、龟甲、鳖甲、珍珠母、赭石、滑石、生石膏、水牛角、赤石脂、青礞石、金礞石、钟乳石、禹余粮、鹿角霜、蛤壳。一种是含毒性成分的植物类中药,比如附子、乌头类等。 中药先煎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附子、制川乌、制草乌先煎是为了减毒,先煎时间控制在30~90min为宜;龟甲、鳖甲等质地较坚硬的中药先煎是为了增效,先煎时间控制在20~40min为宜。 所以一般的先煎药物建议先煎时间在30分钟,特殊的遵照医生的要求即可。 02 中药的后下 ‘后下’的意思是有些药物煎久宜失去功效,故在其它药物快要煎好时才下,稍煎即可。 后下药物的种类大概有两类,一是有效成分受热易挥发的中药。薄荷、砂仁、青蒿、沉香、白豆蔻、徐长卿、降香等,二是有效成分受热不稳定的中药。大黄、番泻叶、钩藤等。最后还有一种就是(生)苦杏仁。 中药要求后下的原因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份免于分解破坏。 一般后下药物建议煎煮时间为煎煮药完成之前的5-10分钟下入即可。具体依然需要遵照医生的要求。 其他煎药事项 包煎:一些中药由于一些种子类药物或者粉状药物,十分细小,煎后不易过滤,而且遇水后又可变粘,容易糊锅,就要将这类药物用布包起来再煎煮,称为包煎。 蒸兑:一切胶质类中药比如阿胶、鹿角胶等需要单独蒸后再会与其他中药兑冲服,称为蒸兑。 冲服:由于一些药物贵重而且用量又小,如果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这些药物的药汁就被别的药物吸收,影响药效,所以要将这些贵重而且用量又小的药物研成细粉,用煎好药液或水直接冲服。 总之。我们在不熟悉药理的情况下,如何煎药、如何使用药物以及吃药的禁忌,必须要遵医嘱,按要求服用。 煎药小方法和注意事项1煎药用锅具 煎药可用砂锅或玻璃锅,禁用金属锅。 (若买煎药锅的话,建议淘宝购买康舒牌中药锅,3.1L带嘴的,倒药非常方便。) 2 煎药过程 先用凉水浸泡药材1个小时,放入煎药锅。大火烧开后中火慢炖(火不能太小),煮30分钟左右。煎煮的时候要盖上锅盖。 注意: 如有先煎的药材,要将这些药材先煎30分钟,同时保持小火煎煮状态。其他剩余药材另煎,大火煮开后倒入之前先煎的药材和药汤继续煎煮即可。 如有后下的药材,在煎药最后10分钟将药材放入即可。 煎药放水不要太少,如果药液煎出来过多的话,可以分三次喝,一次将水加够,煎药过程中不要加冷水。 3 服药时间 中药一般饭后服用即可,早晚各一次,用药温度适宜,不宜过凉或过烫。 服药后适当运动出汗。 4 服药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尽量不吃水果不喝牛奶,如果一定要吃,请咨询就诊医师的建议。 服药期间;禁止熬夜;禁止饮酒;禁止冷食;禁止微波炉加热药;禁止任何保健品。否则药效无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tz/5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设备转让浙江嘉兴5层瓦楞纸板生产
- 下一篇文章: 妙招中药煎煮学问大,这几种特殊煎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