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医琢丨李超医生医话数十年ldquo
患者朱先生,65岁,年12月08日初诊 主诉:胃脘部烧灼样不适10年余。 患者平素胃脘部不适纳差,食后腹胀,早饱,嗳气泛酸,烧心。善叹息,情绪波动较大,急躁易怒,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大便每日1-2次,成形。吸烟较多,双下肢燥热,晚夜间加重,无潮热盗汗,自汗,舌红苔少,脉沉细小数。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C级),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辩证证属:胃气上逆,气郁化火。拟方:柴胡疏肝散合小陷胸汤合左金丸加减生麦芽30g、(炒)白术20g、太子参10g、麦冬10g、石斛20g、黄连3g、(制)吴茱萸2g、(煅)瓦楞子30g、姜半夏5g、全瓜蒌10g、(酒)黄芩6g、(炒)鸡内金10g、焦山楂10g、(炒)枳壳12g、姜厚朴12g、干姜10g、(炙)甘草4g 年01月06日复诊 药后一般情况尚可,诸证缓解,腹胀缓解,偶有嗳气泛酸合烧心,进食生冷后症状加重。畏寒肢冷,大关节晨僵。舌边红苔白腻,脉沉细小弦。 姜半夏9g、黄连3g、(酒)黄芩6g、干姜8g、(煅)瓦楞子30g、川楝子10g、郁金10g、全瓜蒌10g、白及10g、石斛20g、淫羊藿(仙灵脾)10g、肉桂8g、栀子6g、白芍20g、(煅)瓦楞子30g、(醋)北柴胡10g、生地黄10g、(酒)山茱萸10g 方中用柴胡、川楝子、枳壳、郁金疏肝理气解郁,黄连、黄芩与半夏苦辛通降,黄连、半夏配瓜蒌为小陷胸汤清热散结而化痞,以治胸脘痞闷;吴茱萸辛苦而温,对肝气犯胃之胃气上逆疗效最好;白芍平肝缓急,瓦楞子制酸,诸药合用,与病机紧紧相扣,故取效甚捷。年01月22日复诊 症状基本缓解消失,原发继续服用。 期间患者间断服药,停药1月后,于年6月4日查胃镜示:“慢性胃炎伴糜烂”,未见食道损害,病理示:轻度慢性浅表性炎。恢复良好,完全停药,嘱每年复查胃镜。 对于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应当戒烟、戒酒。由于烟草中含尼古丁,可以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 少量多餐,低脂饮食,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易导致胃肠内反流,加重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晚餐不宜吃得过饱,避免餐后立刻平卧。 进食后不要做低头、弯腰和下蹲的动作,避免举重物。 睡前3小时内不宜进食,晚餐不宜吃太饱,睡觉时床头应抬高5至10厘米。 李超医生简介 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跟师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朱良春教授,进行中医临床的实践学习。医院、医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国医堂)参与日常诊疗工作,并跟随樊巧玲教授、李飞教授进行临床学习。临床治疗以“脾胃论”为理论基础,肝、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各类疑难杂症。先后于核心期刊发表《丹溪补血制火化痰论析疑》、《徐景藩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试论“毒邪”》、《从“毒邪”论治恶性肿瘤》等学术论文15余篇。参与编写《实用中医辞典系列——方剂学》、《百科全书方剂学分卷》以及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补肾方剂干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BMSCs成骨/成脂分化平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的研究工作。擅长治疗:中药方剂治疗咳嗽、哮喘、慢性胃肠炎、消化道恶性肿瘤;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更年期综合征及痤疮、急慢性荨麻疹、抑郁症、焦虑症等杂病。免 责 声 明 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若需要诊疗用药,请在中医指导处方下使用,切勿自行诊断用药。 版 权 声 明 本文为李氏医琢综合整理排版,版权归各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删改。 当归重楼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pz/9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资善堂优秀专家之杨利军医案分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