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称缂丝,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有的缂丝质感厚实,有的却薄如蝉翼?这缂丝真好看,还闪银光呀?……面对观者的诸多疑惑,我们尝试将所见缂丝的品类做一次小小梳理,看看历经千年,从通经断纬的基本结构中,衍生出哪些缂丝新貌。

在缂丝的几种基本类型中,除了上篇提到透光轻盈的絽缂丝,还有就是较为常见的本缂丝和明缂丝,以及源自丝毯工艺的丝绒缂丝和闪耀独特光泽的引箔缂丝。

平纹素织机模型(苏州丝绸博物馆藏)

左至右:本缂丝、明缂丝、引箔缂丝、丝绒缂丝

由于采用不同规格的材料、工具和织造方法,使得五种缂丝的质感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呈现出的共同点,也是缂丝织造工艺的最大特点——通经断纬。

所谓通经断纬,就是指经线贯穿整个画面,纬丝根据图案,变一色就要换一色梭,通过这种“回纬”技法,缂丝织物得以形成图案正反如一的效果。

缂丝“回纬”结构放大

缂丝的这种织法也叫作缀织法,在上世纪留存下来的缂丝带上,仍可常见“缀”字样。由于缂丝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日本,并在该国传承下来,日本至今称本缂丝和明缂丝为“本缀”和“明缀”。

本缂丝

本缂丝是中国缂丝的古老品种,代表了早期西域及唐宋时期缂丝织物的特点。“本”是原本、根本之意,由于这种缂丝代表着缂丝本原的技术特点而得名。据说在苏州民间也曾有称本缂丝为“大缂”。

唐代·缂丝饰件(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本缂丝宝相花带

本缂丝的经线一般为10×2(20丝),纬线为15×2(30丝),用丝粗,捻度强,织面平整挺括,质地厚实。仔细观察,织物表面会显出朴实的瓦楞状,也就是平纹织物的螺纹现象。

本缂丝显出的“瓦楞状”

本缂丝作品普遍设色典雅,显出高雅尊贵之气,多用于装饰点缀、摹缂图案华丽的欣赏型艺术品。

本缂丝·凤凰宝相花饰件

明缂丝

因皇室和贵族对奢华面料的需求,中国缂丝发展到元末明初时期,出现了转型品——明缂丝,这种缂丝工艺成熟于明宣德年间,主要代表了明清缂丝的艺术特点。现在较常见的缂丝多为明缂丝,据说苏州民间曾称其为“小缂”。

“明缂丝”的经线一般为3×2(6丝),纬线为8×2(16丝),质地较本缂丝柔软,适用于高档服饰面料及家居用品,它更是历代皇室制作龙袍的御用材料。

清代·紫地缂丝龙袍(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明缂丝用线细匀,捻度松,成品织面纤细,没有明显的瓦楞感,却多了一份鲜亮,加上金线缂织,显出华丽精细。除了制作实用品,采用明缂丝工艺摹缂名家书画,更是惟妙惟肖。

如何区别本缂丝与明缂丝?

一是材料不同。从两种缂丝经纬规格上看,本缂丝的经线是明缂丝的三倍粗,纬线是明缂丝的两倍粗,且上机时,本缂丝的经线张力要强于明缂丝。总的来说,明缂丝选用的丝线捻度相对较松,织物质地柔软、轻盈;本缂丝选用的丝线捻度较强,织物质地厚实。

本缂丝与明缂丝的经线对比

明缂丝手包

二是操作不同。整理好经面后,明缂丝一般用毛笔将缂织图案描摹于经面上,然后再缂织,所以对缂织者的艺术素养要求较高;本缂丝常将图纸托在经面下方即开始缂织,要求织成品与图纸上的图案位置几乎保持一致。

明缂丝在缂织前在经线上描摹图稿

三是工具不同。本缂丝在织单色素地(即没有花纹的区域)时,采用筘把纬线夯紧,在缂小面积图案时则采用拨齿拨紧,因而效率较高。而明缂丝不管织素地还是图案,都采用拨子拨紧的方法。如果缂织一幅宽度为30cm的产品,明缂丝就要用拨子拨十几下,才能把纬线全部压紧。

明缂丝的竹筘与梭拨

明缂丝·缂织时用拨子将纬线压紧

图文/如梭坊

缂丝,呈现通经断纬的奇妙演变

扫一扫







































广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pf/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