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辨病:胃反。

辨证:寒热胶结,胃失和降,痰瘀互阻。

治法: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化痰行瘀,扶正祛邪。

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

组成:

薤白15克,紫苏12克,黄连12克,黄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2克,人参12克,瓜蒌30克,白芍30克,赤芍30克,枳实15克,厚朴15克,甘草10克,延胡索15克,姜半夏30克,冬凌草30克,瓦楞子30克。

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医案按语

癌字当头,似乎以毒攻毒顺理成章。不赶尽杀绝,“不足以平民愤”。

但张仲景治疗“胃反呕吐”(胃癌)的大半夏汤扶正祛邪早已指明方向。

我从寒热并用的半夏泻心汤的辛开苦降中悟出,这是恢复胃气和降功能的巧妙法门。

胃气顺畅,自然就有防癌抗癌的功能。

不仅临床有实实在在的疗效,也为我“寒热胶结致癌论”的提出和发展深入的支柱。

冬凌草是辨病用药。

二诊加竹茹、陈皮,且量大,是针对嗳气反胃,学习张仲景橘皮竹茹汤意,加滑石是《神农本草经》言其“荡胃中寒热积聚”。

三诊加百合,就是在我提出“燥湿相混致癌论”多年后偶然发现《金匮要略》百合病的滑石代赭汤就是胃癌燥湿相混的代表方。

而临床实际,胃癌常常是寒热胶结,燥湿相混,同时存在,难分难解。

这应了我平常说的一句话:遇到疑难怎么办,经典著作找答案。

当然,气机窒塞,痰瘀互结才是胃癌肿块形成的常见病机,可以说是不言而喻。

初诊的元胡、枳实、厚朴理气开结;瓦楞子的活血化痰散结;薤白的化痰通阳;赤芍的活血化瘀以及二诊开始的平消胶囊均有所体现。

六诊姜半夏改为生半夏,八诊加辨病用药以毒攻毒的守宫,也是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体现。

九诊加乌贝散,表面上是针对食后胃不舒,嘈杂,实际上是我在《内经》十三方的学习中悟出乌贼骨软坚散结,现代的乌贝散不仅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妙方,也是散胃中有形之邪的良方。

本案是我治疗胃癌目前资料最全,疗效最好的病例,也是动用“十八般武器”,以复杂对复杂的结果。

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经验渐趋成熟,综合体现,也是门诊教学中振奋学生学习热情,激励中医自信的有效途径。

王三虎医话·泽漆汤

王三虎教授:二贝母汤治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

王三虎教授

经方抗癌第一人

王三虎教授,十四岁开始学中医、背经典,从事临床四十余年,其中三十年战斗在肿瘤一线,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肿瘤临床经验。

几十年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积极地探索中医抗癌的路子,既继承传统中医抗癌的优势,又在现代肿瘤综合治疗中做了有益的尝试,提出"风邪入里成瘤说"、"燥湿相混致癌论"、"寒热胶结致癌论"新理论,并验之临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王三虎教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得到国内外中医同道的高度认可,被誉为"经方抗癌第一人",是中医抗癌的一面鲜明旗帜。

癌症是个大问题,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万人,占全球23.7%。

全国平均每分钟即有7人诊断为癌症。

癌症同时也是一个大难题,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

全国首届经方抗癌专家班学习现场精彩分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pf/9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