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勇教授学员大柴胡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
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精彩何庆勇教授学员医案分享 您是否在行医过程中遇到过矢气的患者?您是怎样医治的呢?今天为大家带来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仲景国医导师何庆勇教授学员的医案分享,快来一起学习吧! 医案分享关键词;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证; 大柴胡汤方证; 腹胀;矢气; 1患者详情姓名:韩某,男,34岁 初诊日期:年2月11日。 主诉:矢气多2个月。 现病史:患者2年前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发热,医院,查腹部B超:胆囊多发结石。经腹腔胆囊摘除术治疗后好转。2个月前出现矢气多,每天下午不自主的出现排气,甚是苦恼,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乏力,脾气急,口苦,口异味,面部油腻,烧心泛酸,矢气多,上腹胀,排气后腹胀减轻,眠可,大便1日3次,粘,小便淡黄。 查体:体型偏胖,腹软,右上腹胀满,舌红,齿痕,苔薄白,脉弦滑。 2方证辨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笔者体会到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方证是:乏力,腹胀满,排气多。本案患者腹胀,每天下午不自主的排气,符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故辨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证。 《伤寒论?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说: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满,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说: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笔者体会到大柴胡汤的方证是口苦,胸腹胀满,本案患者口苦,腹胀,腹部膨隆,脉弦滑。符合大柴胡汤的方证,故辨为大柴胡汤证。 3诊断西医诊断:腹胀 中医诊断:矢气痞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大柴胡汤证 治疗:大柴胡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方药:柴胡25g、白芍15g、黄芩15g、清半夏15g、枳实15g、大黄10g、大枣10g、生姜15g、厚朴30g、党参10g、甘草10g 7剂(康仁堂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1日1剂,1日2次,分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每袋颗粒用ml温水煮沸3-5分钟)。 二诊:年2月17日复诊,患者服完7剂后,矢气明显好转(60%),怕热,口苦,乏力,腹胀满,面部油腻减轻,嘱继续服药。 后已大柴胡汤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蒲公英煅瓦楞子海螵蛸菊花龙骨牡蛎调理1个月,除口偶尔苦以外,无其他明显不适。 按语《伤寒论?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说: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满,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柴胡半斤,枳实(炙)四枚,生姜五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大黄,恐不名大柴胡汤。 中国医院何庆勇教授总结大柴胡汤的方证为:面色偏红,往来寒热,心烦喜呕,口苦,胸腹胀满,大便干结或挟热下利,苔黄,脉弦而有力。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说: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中国医院何庆勇教授总结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方证为:腹胀满,腹部局部或周身怕冷,乏力,苔白,脉缓。 何庆勇教授所著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中所讲,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原方是用厚朴半斤,人参一两,即厚朴的剂量:人参的剂量等于8:1。 此患者矢气,是因为里气虚所致。里气虚多为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精神疲惫,体倦乏力,脉虚,舌质淡嫩,或有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证加重。而里虚寒以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稀薄,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亦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表现。临床上区别里气虚和里阳虚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大便的稀溏,大便稀溏多为阳虚,大便尚调多为气虚。方中药物剂量比例没有按何师所讲,如按何师所授疗效会更好。 END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pf/6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节习俗温州传统年夜饭之十大冷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