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的若干妙用
上一期(《贝类概览》)我们认识了贝类大家族的成员。下面我们盘点一下贝类的若干种妙途,吃只是其中一条。 1.食用多数常见贝类均可食用:(1)腹足纲:鲍鱼、脉红螺、田螺、螺蛳、陆生蜗牛等。(2)双壳纲:扇贝、牡蛎、江珧、毛蚶、菲律宾蛤仔、青蛤、文蛤、西施舌、蛏子、紫贻贝等。(3)头足纲:乌贼、鱿鱼、章鱼等。2.药用贝类的软体部营养丰富,有滋补作用,牡蛎有“海中牛奶”之称,而贻贝被誉为“海中鸡蛋”。很多贝类的壳也是大名鼎鼎的中药,如石决明(鲍壳;古籍中认为其可治疗“目障翳痛”)、瓦楞子(蚶壳;古籍中认为可以“消血块,散痰积”);海螵蛸(乌贼壳;古籍中认为可以“止崩漏,赤白带下,除目翳,止泪,疗金疮止血”)。石决明 3.工业用(1)泥蚶、牡蛎等壳可用来烧制石灰。《周礼》中记载的石灰便是用牡蛎壳烧制而成[1],原理是贝类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经过焚烧,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石灰)。小贴士 牡蛎壳组成以碳酸钙为主,还含有铜、铁、锌、锰等20多种微量元素。此外,还有占牡蛎壳质量3%~5%的有机质。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牡蛎壳有着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制备活性离子钙:采用高温煅烧法或高温电解法从牡蛎壳中提取的活性钙可为生物体吸收利用,起到补充钙元素的作用。作为药物载体:牡蛎壳经处理可产生多种不同功能的多孔结构,可将药物吸附其中,并有很好的缓释效果。制备骨替代仿生材料:牡蛎壳的生成与人体内骨盐沉积高度相似,可开发成具有良好性能的骨生物材料植入人体。制备土壤调理剂:牡蛎壳粉制成土壤调理剂,可以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使土壤具有保水性、保肥性和透气性。——《海鲜食用宝典》(周德庆、刘楠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2)珠母贝、鲍壳等可以用来制作纽扣,光色亮泽,质感高雅,常用于高档西装。(3)江瑶、贻贝等足丝可用来做纺织品原料。另外,贝类分泌的足丝具有良好的耐水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类极具优势和潜力的生物胶黏剂[2]。(4)骨螺、乌贼等可作为紫色和黑色染料的原料。古地中海人们发明了用骨螺的鳃下腺(贝紫)提取紫色染料的技术。但紫色染料成本很高,提取1克紫色染料需要消耗约个用于染色的海贝[3],因此紫色纺织品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4.工艺用除了药用价值,珍珠最被人们熟知的便是作为装饰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珍珠戒指、珍珠项链、珍珠耳环,让广大女性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我们熟知的贝类工艺品还有贝雕。各种贝壳的天然色泽与匠人的精妙构思结合,实在巧夺天工,精美绝伦。此外,纹路精美的、独一无二的贝壳广受收藏者喜爱,而稀有的贝壳更是价值不菲。比如下图中的无敌芋螺(Conuscedonulli)在年卖出了30英镑的高价,而当时一座带有仆从房间的贵族住的房子售价约25英镑,其收藏价值可见一斑。无敌芋螺(Conuscedonulli) 5.饲料和饵料小型双壳纲生物是海洋鱼、虾的天然饵料;也可以作为家禽补营养的佳品,促使其多产蛋。6.海洋环境污染的监测指标贻贝是海洋环境中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的指示生物。通过测定贻贝体内污染物的残余量,研究者可对其生存的海洋环境污染程度做出判断。下次再提起贝类,可不要只想到烤生蚝、油爆扇贝、辣炒蛤蜊、蒸海虹、鲍鱼粥、墨鱼水饺、烤鱿鱼、章鱼丸子了哦!参考文献: [1]容志毅.中国古代石灰的燔烧及应用论略[J].自然科学史研究,,1:45-54. [2]李之朋,徐文彪,时君友.生物质仿贻贝粘附材料的研究进展[J].粘接,,7:55-60. [3]郑巨欣,陆越.古代贝紫染色工艺的历史[J].装饰,,4:54-57. 征稿启事 朋友们,欢迎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海洋欢乐谷投稿! 无论是文章、摄影、漫画、美图、动图、视频还是音频,只要稿件能体现出海洋的奇、趣、美,展现海洋魅力,我们都来者不拒! 稿件一经采用,即可获得相应稿酬! 来稿请发邮箱:haiyanghuanlegu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pf/5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药性口诀大全干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