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话食俗
中国各地的年夜饭食俗各不相同:北方人除夕吃饺子,南方潮汕地区则有除夕夜打围炉吃火锅的习俗。而无论南北,年夜饭中都要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因为和面的“和”字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大年三十吃饺子有讲究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大年三十儿晚上,零点钟声一敲响,就开始吃饺子。吃饺子就是为了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个风俗开始于明朝初年,原来“交子”的谐音便演变为“饺子”。而且,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大年三十的饺子,由于是节日的重要内容,所以,还规定了许多规矩和约定俗成的习俗内容。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配合过年的气氛需要。 饺子的摆放 年三十包的饺子,不仅形制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定规。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日常包饺子,横排竖摆,皆随其意,年三十包的饺子则不行。山东等地盖帘子要用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层摆放整齐,民间俗云“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规定,盖帘无论大小,每只盖帘上只能摆放99个,且要布满盖帘。因此,只能靠调节饺子的间距和行距来实现,谓之“久久福不尽”。 饺子的包法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谁先吃着了,就能发大财。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线穿元宝”。 饺子的形状 饺子的形状有讲究,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形。这种形状包制时,要把面皮对折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沿半圆形边缘捏制而成,要捏细捏匀,谓之“捏福”。有的农家,把捏成弯月形的饺子两角对拉捏在一起,呈“元宝”形,摆在盖帘上,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也有的农家,将饺子捏上麦穗形花纹,像一棵棵颗粒饱满、硕大无比的麦穗,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 饺子馅文化 酸菜馅——即算财之意故为算财饺。 芹菜馅——即勤财之意故为勤财饺。是对勤劳的祝福。 韭菜馅——即久财之意故为久财饺。久:即时间长、久远,谓之久财。 白菜馅——即百财之意故为百财饺。 香菇馅——即鼓财之意故为鼓财饺。香菇的形状饱鼓,谓之鼓财。 除夕,在潮汕依风俗一大家子要围炉守岁。围炉在清光绪年间的《潮阳县志》是这样描述的“除夕放爆竹,家人围坐而食,谓之围炉”。 “围炉”是吃团年饭时,饭桌中央置一燃木炭的火锅,潮人称火锅为“转炉”。很多人家的“转炉”只在除夕使用,因此,更显得“围炉”的隆重。 围炉的头道菜是猪肉丸或鱼丸,潮音中“丸”与“圆”同音,寓意团圆、美满、幸福。 蚶,在围炉中是不能没有的,并且,吃得越多越好。蚶的壳称“蚶壳钱”,吃得多,就意味“钱”多,“蚶壳钱”不能倒掉,要洗净放置在厅角,以“钱”镇宅。元宵后,将“蚶壳钱”再仔细漂洗后,倒进井里填井基,寄寓“钱源不绝”之意。 从前的潮汕商家尤其重吃蚶,其中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蚶,除了“魁蛤”、“瓦楞子”等别称之外,还有一个潮汕俗名叫“双贝蛏”与“双倍赚”谐音。“双倍赚”,正是商家追求之目的。 很多地方的围炉,还必须吃“猪肠血蒜”这道菜。潮音中“肠”与“长”同音,寓意“长命”;血是命之源,寓意寿源不尽;“蒜”与“算”同音,寓意做事“合算”。 外出的家人这天都得赶回家团聚。晚上全家“围炉”。饭后也不得先行离桌,意为团团圆圆;不论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都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若不慎打破缶、碗,要说吉祥话:“碗扣(打)碎,大富贵”、“箸落席,有好食”。 饭菜也必须有剩,且不能倒掉,意为年年有余;。等到全家人都吃完,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而且必须在饭桌上发。 除夕晚上家里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还要在米缸、锅顶压钱,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无鱼不成席”,中国人不分南北、传统年夜饭上最不能缺少的菜就是鱼,而且通常是全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我国不同地区对鱼的吃法各有讲究:吃鱼不吃头尾,寓意“有头有尾”;端上桌只看不吃,或者不吃光,剩下一点,寓意“年年有余”;鲫鱼与鲤鱼同吃代表大吉(鲫)大利(鲤);吃鲢鱼寓意着连子连孙。 大江以南的不少区域,似乎有一个潜规则。鱼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 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摆鱼也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满腹文章;来客是武将,讲鱼脊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脊梁。 还有鱼端上桌时的摆放,鱼头对着谁、尾对谁,摆下后不可再端动。鱼头所对的人“剪彩”,鱼尾所对的人“赞助”;先由二位对饮一杯酒,再由鱼头的人首动筷夹鱼吃(所谓“剪彩”),随后大家才可以动筷,热闹气氛,欢语一片。 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它温暖在一家人的问候和温情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希望。 声明:本文文字及图片由拾叶轩搜集整理,感谢您的阅读,敬请转发。拾叶轩祝您鸡年吉祥如意! 拾叶轩-花间茶坊风格清新雅致,提倡走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风格路线。欢迎喜欢茶道、花道、文玩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您惠顾花间茶坊,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同道共度静雅时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pf/4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亳州安国玉林荷花池药市价格上涨或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