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之句段的作用》

教学设计

武安市矿山中学安英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问法,了解不同位置句段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归纳和概括,掌握分析句段作用的方法和答题思路、解题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掌握分析句段作用的方法,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文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潜能。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位置句段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分析句段作用的方法和答题思路、解题步骤。

教学过程

看近几年来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不难发现,考查段落作用的题常见,究其原因是因为考查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诸如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等都离不了阅读段落,段落理解是最能解决这些题目的关键,甚至一些文章的主旨也常常隐含在其中,所以要注意现代文阅读中段落的作用这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及解题技巧。

1.某段画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句)。

2.分析某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段)。

3.某段对......的描写有何作用?试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4.全文多次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5.文中......段落所叙述的内容能否删掉?为什么?

分析句子或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

文章内容是文字表达出来的信息,要联系上下文回答;结构是外在形式,指文章布局、文章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关键是看其所处的位置:

(一)位置在文章的开头

1.内容上:

①概括句、段的内容,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写作对象、原因等;

②开篇点题,揭示中心;

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⑤如果开头还有环境描写,还需要综合考虑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结合环境描写的句子);

⑥如以诗词开篇,可呈现美好的意境,增加文采。

2.结构上:

①总领全文;

②引出下文;

③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和标题的关联,照应题目或者与下文......形成对照(或相呼应);

⑤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二)位置在文章的中间

1.内容上:

①概括句、段的内容;

②体现作者的情感,点明中心。

③推动情节发展

2.结构上:

①承上启下;

②照应前文;

③为下文……作铺垫。

3.答题格式:该段本身表达了(有写作手法要结合手法)……

①上承(或照应)……,下启(或呼应)……

②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

③文章由……转为……

注意:回答中间段落作用时需要考虑是否有环境描写、插叙的作用,考虑要全面。

(三)位置在文章的结尾

1.内容上:

①概括句、段的具体内容;

②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直白类——(本身)结尾部分表达了(有手法就结合手法回答)……,深化、抒发作者什么情感,揭示了什么主旨,强化作者什么观点,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

含蓄类——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引人遐思,增强感染力(注意省略号);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如果结尾有问句,则是引起读者的注意、思考。

2.结构上:

①总结全文。

②前后呼应(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③照应文题或照应前文。

注意:如果是环境描写,还需要加入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

不管在开头、中间还是结尾,如果引用了诗文或故事,回答时除了需要回答段落的内容、结构的作用,还需要考虑引用的作用——增强文学色彩或是增强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一)内容上:

1.概括段意(方法: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括),联系主旨情感。

2.格式:写了……(内容)表现了……(情感或人物性格或主旨)

(这一步是最基本的一步,重要的是概括内容,练习主旨感情。注意格式。)

(二)结构上:

1.看清位置,筛选结构作用

2.抓关键筛选内容上的作用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组织语言,清楚表达。

例一:

①鲍尔吉?原野:蒙古族作家,被评为“90年代中国十大散文家”,是蒙古族的骄傲。②铁蹄马:蒙古名马。在蒙古族,奖励一匹铁蹄马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4)联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解析:

(4)结尾段中的“马”象征了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故乡人的坚忍纯朴,同时也是祖国安宁人民幸福的体现;作者写自己是一匹“老马”,表达了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与感恩之情,也表达了传承革命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含蓄形象,深化主旨。

例二:

1.(2分)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3分)品读第⑦段,体会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文中有何作用?

解析:

1.(2分)开门见山点题\贯穿全文的线索\总领全文\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答出一点即可)

4.(3分)引用诗句呈现出了更加美好的意境,进入了更新的境界,深化了文章主题。领起下文,增添文采。(言及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六、

展示记叙文句段答题思路结构框架图,并用一段话进行小结概括(设计意图:以框架图的方式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并掌握本堂课的重点知识;再以一段话总结学生掌握更系统)。

七、

两个中考真题例题检测,查看学生当堂知识掌握情况,趁热打铁,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和鉴赏文章能力。

八、

“温故而知新”,教师制作导学案,给出专项练习题。

教师简介

安英杰,女,汉族,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于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现任教于武安市矿山中学。教学格言: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

-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jb/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