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GB/T-《运输包装指南》。该标准给出了运输的包装总体原则、方案的确定和实施、包装件的装载和固定以及运输包装验证、监测和改进各阶段需要考虑的要点和有关信息,为产品包装运输过程提供运输包装件损失最小化的指导和建议。标准将于年7月1日实施。

1《运输包装指南》:最大限度减少包装件破损

“标准是首次对与运输包装相关的操作进行统一综合的规范,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因标准不统一导致不同环节不同操作带来的包装件破损情况。”《运输包装指南》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党委书记韩雪山认为,这是该标准最大的特点与作用。

在物流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运输包装件的保护、环保等性能都逐渐被社会大众所重视,设计出合理的、保护性能完好的运输包装,需要从技术、经济、政策等多个层面入手,最终形成满足要求的运输包装。“运输包装不仅仅涉及包装业本身,还与前期处理、捆扎、仓储、装船固定等等密切相关。

以前,不同的工种有各自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无法统一,导致各个环节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造成包装件破损,由此带来的仲裁、诉讼案件时有发生。”韩雪山坦言,《运输包装指南》标准就是旨在为与流通过程有关的所有部门提供使运输包装件损失最小化的指导和建议。

为了方便中日韩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年12月20日中日韩三国发表东京宣言,并于年决定起草三国共同标准《运输包装指南》。

年,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组织等成立项目工作组,对中日韩《运输包装指南》进行分析,准备起草国家标准。韩雪山参与了标准制定起草的整个过程。

“中日韩的《运输包装指南》主要针对大型机电产品的运输包装,并未涵盖运输包装的全部内容。所以本标准在中日韩《运输包装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型产品的包装要求,重新制定了标准框架,使其更全面的覆盖运输包装。”

运输包装产品从生产者运送到消费者手中通常需要采用运输包装。运输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条件和不同储运方式等若干因素的影响。

韩雪山坦言,在考虑运输包装方案的同时,除了满足需方的要求和遵守相关的限制事项之外,最终影响运输包装方案的三大因素是包装的保护功能、总体成本和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但是,如果运输和仓储部门不充分了解包装功能的话,即使原本是适合于安全运输的包装件,在储运过程中极有可能遭遇到不恰当的处置,从而也不能确保运输包装件的安全。

“因此,与流通过程有关所有部门,包括生产者、需要者、包装部门和储运部门等,都有责任交换为实现恰当的包装和安全的运输所需要的信息,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确保运输包装件的安全运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jb/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