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治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26.html

一些人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经历:嘴里冒酸水,胃里翻江倒海不是滋味,这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症状,也是一些胃病的前兆。

如果放任不管,极有可能让整个胃“报废”。

今天,为大家讲讲胃食管反流的相关知识。

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

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一是烧心,是指一种烧灼样不适感,源于胸骨后,并向颈部和咽喉部延伸;

二是反流,典型的烧心和反流症状使患者感到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腹痛、非心源性胸痛、睡眠障碍、反流性哮喘、反流性咳嗽、声音嘶哑、反流性喉炎、吞咽困难等症状。

胃酸反流偏爱5类人

中老年人

一般而言,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岁—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特别是身体机能下降的老年人,很容易出现。

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表现非常多样,常跟其他疾病混淆,且很多中老年人伴随有其他慢性疾病,因此最重要的是注意症状的蛛丝马迹,找出真正病因。

压力过大的人

这类人精神高度紧张,作息时间不规律,吃起饭来也顾不上细嚼慢咽,且常吃辛辣、酸甜、焦灼、炙煎等食物,加重了消化道的负担。

肥胖的人

进食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很容易引起肥胖,导致腹内压增加,引起食物反流。

此外,由于脂肪不易被消化,使得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较长,给食物反流创造了条件。

睡前进食的人

晚饭吃得太迟或是常吃夜宵,也是造成胃食管反流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因为应酬、娱乐,或是习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感觉又累又饿时就吃顿夜宵,吃完后饱着肚子就倒头大睡。

仰躺在床上导致胃酸出现倒流,加上饮食节律被打乱,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时间一久,胃和食道就会生病。

吸烟喝酒的人

长期吸烟和酗酒可减弱食管下段括约肌的防御功能,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或使反流症状加重,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发诸如食管狭窄、食管炎等并发疾病,甚至可能引起食管腺癌。

当胃酸向下流到幽门——胃的下端跟小肠接触的地方。这就会导致十二指肠球部发生溃疡,形成一个糜烂面或者溃疡面。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症状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年轻人,是我国人群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类型,高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偏爱瘦长体型的男孩子。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

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

饭后2~4小时又痛,进餐后可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患者常可痛醒。

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后缓解数月,反复发生。

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的认识

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因素的认识,由于比较“具形”,所以多是从临床症状来考虑的,如“呕酸、吞酸、吐酸、噫醋”,此外还有“反胃、噎膈、梅核气”等等。

古代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提出以下观点:

??感受外邪:感受寒热之邪,脾胃气滞,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可致吐酸。

??饮食不节:饮食不节,食辛辣厚味,损伤脾胃,或饮酒无度,助湿生痰,酿生湿热,脾胃受纳、升降失常,导致胃气上逆,发为本病。

??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抑郁不达,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上逆泛酸,日久脾胃失于健运,湿痰内生,气郁痰阻则出现咽部及胸骨后异物感,气郁日久化火,郁火内熏则胸骨后灼痛。

??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致中气虚弱,水湿不运,抑或胃阴受损,失于运化,升降失司而致吐酸等。

??胆病患者,胆热犯胃,上逆呕苦。

此外,因病久失治或邪伤血络导致血癖的形成亦是胃食管反流病迁延不愈的诱因之一。

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方法

中医采用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法,由太子参、白术、黄连、吴茱萸、海螵蛸、天花粉、川贝、鸡内金、瓦楞子、莱菔子、半夏曲等组成。

伴胆汁反流者,加用枳实、郁金、白芍;反酸严重且舌红者者加用旋复花、代赭石;大便干燥者加酒大黄;肝郁者加柴胡、香附。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饭后0.5h服。

基本方中太子参为健脾益之品,其滋补力缓,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益气,助太子参以益气健脾。太子参与甘草健中有保护食管黏膜之功。黄连、吴茱萸苦辛合并,清泻肝火抑制胃酸,舒肝和胃制酸止痛。

半夏和胃降逆,瓦楞子、乌贼骨能抑制胃液分泌,降低总酸排出量及胃蛋白酶活性,具有修复溃疡的作用。川贝母、天花粉配伍,可修复受损的胃黏膜(或糜烂或溃疡),并能养阴生津,改善胃燥诸证。

临床加减应用中,伴胆汁反流者,加用枳实,郁金,白芍;三者相伍疏肝利胆,减轻腹压,柔肝缓中止痛。

反酸严重且舌红者者加用旋复花、代赭石,和胃降气,减少食管反流;大便干燥者可加酒大黄泻下通便;肝郁者加柴胡、香附以疏肝解郁。

全方共使中焦健运、气机调畅、燥热亦清而反流自止。胃气和降,食管黏膜破损得以修复。临床实践证明,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具体使用请遵医嘱!)

--THEEND--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cf/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