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如何逆转成慢
张某,男,56岁。 反复脘中疼痛1年,加重半个月就诊。 现症:脘中疼痛,痛如针刺,痛处固定,食后加重,入夜尤甚,伴有脘痞,纳差,大便稍稀,舌质紫黯、苔薄白边有瘀点,脉涩细。 胃镜诊断:慢性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局灶性增生性肠上皮化生。 辨证为瘀停胃络,脉络壅滞,予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处方: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g,丹参、五灵脂、浙贝母、太子参、延胡索、鸡内金各15g,白芍12g,莪术、白屈菜、川楝子、陈皮各10g,砂仁、甘草各6g,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4剂后,疼痛明显减轻,仍有隐痛,脘中作胀,纳可,大便调,舌质黯、苔薄白,脉沉细。继用前法:以前方去砂仁、鸡内金,加枳实15g。 服10剂后无明显不适,为巩固疗效,在前方基础上加减后又服药40余剂。胃镜复查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随访未再复发。 按:胃络瘀阻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故活血化瘀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用治法。由于本病的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因此必须针对患者体质情况、病情轻重、虚实证候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标本缓急,灵活配合运用活血化瘀之品。 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癌前病变者,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丹参、莪术、五灵脂、九香虫、红花、白屈菜等,尽量不用破血之品,但如伴见息肉者,亦可加三棱、炮穿山甲、煅瓦楞子、刺猬皮、山慈菇等化瘀消症之品。 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活血化瘀药能改善微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病变恢复与炎症吸收,这些作用都可能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的逆转。 肠化生是胃粘膜反复损伤再反复修复的过程中产生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一种重要结构变化。 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既然肠上皮化生是一种慢性疾病,就不要想着通过什么药物能一下就搞定肠上皮化生。 慢性浅表性胃炎没有好好保养慢慢转化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继续没有好好保养转化成不完全小肠型肠化继续没日没夜抽烟喝酒、熬夜、没好好保养。 变成不完全大肠型肠化,然后异型增生最后慢慢恶化成早期胃癌,早期胃癌没及时发现变成进展期胃癌。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胃肠道疾病问题,可免费咨询张老师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cf/6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12月7日,豆神学习法APP今日摘抄主题
- 下一篇文章: 现代中草药彩色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