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本草之瓦楞子图文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本品原名魁蛤,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载:“生东海。正圆,两头空,表有文,采无时”,《本草拾遗》又载:有“蚶生海中,壳如瓦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魁蛤与蚶合为一条,并引郭璞《尔雅》注:“魁陆即今之蚶也,状如小蛤而圆厚。”又引《临海异物志》:“蚶之大者径四寸,背上沟文似瓦屋之垄,肉味极佳。今浙东以近海田种之,谓之蚶田。” 蚶壳《本草拾遗》,瓦垄子《丹溪心法》,蚶子壳《本草蒙筌》,魁蛤壳《品汇精要》,花蚬壳《浙江中药手册》,瓦垄蛤皮《中药志》,血蛤皮《山东中草药手册》。 本品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subcrenataLischke、泥蚶ArcagnanosaLinnaeus或魁蚶ArcainflataReeve的贝壳。 三种软体动物均为海边常见种类,喜栖息于风浪较小的潮流畅通、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上附近的软泥滩涂上。以藻类为食,对自然海区的盐度和温度适应力较强。 毛蚶雌雄异体,自然水温在25℃左右开始产卵,27℃时为繁殖盛期。精卵在海水中受精。泥蚶属多次性产卵类型。在自然海区每年排卵4-5次。受精卵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期,约2-3星期变态成幼贝在海底附着。 毛蚶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以山东半岛的羊角沟,河北的塘沽,辽宁的辽河口等处为多。泥蚶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眚有养殖。魁蚶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及南海等地区。 秋、冬至次年春捕捞,洗净,置沸水中略煮,去肉,干燥。 洗净,干燥,碾碎。 煅瓦楞子取净瓦楞子,照明煅法(通则)煅至酥脆。 毛蚶略呈三角形或扇形,长4~5cm,高3~4cm。壳外面隆起,有棕褐色茸毛或已脱落;壳顶突出,向内卷曲;自壳顶至腹面有延伸的放射肋30~34条。壳内面平滑,白色,壳缘有与壳外面直愣相对应的凹陷,铰合部具小齿1列。质坚。气微,味淡。 泥蚶长2.5~4cm,高2~3cm。壳外面无棕褐色茸毛,放射肋18~21条,肋上有颗粒状突起。 魁蚶长7~9cm,高6~8cm。壳外面放射肋42~48条。 暂无习用分级方式。 咸,平。归肺、胃、肝经。 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顽痰胶结,黏稠难咯,瘿瘤,瘰疬,癥瘕痞块,胃痛泛酸。 ??免费领共10版书籍!??全套《中医药学高级丛书》(共20本)免费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免费领!??免费领彩色书籍!▼更多精彩推荐,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cf/5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医大师邓铁涛留下的62个经验方,请默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