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治未病
中药的四气五味及配伍原则 前言 每味中药都有四气五味的特性,由此决定着中药的功能主治。每味中药可以单独使用,但在临床治疗中,配伍中药不仅可以增强和增加中药的效果,还对一些药物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中药的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是依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石膏、黄连、栀子等能治疗热性病,表明这些药物具有寒凉性质。反之,附子、干姜等能治疗寒性病,也就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温热性质。所以,一般说来,寒性、凉性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温性、热性的药物具有温里散寒的作用。 中药的五味 五味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如麻黄、桂枝治风寒表征;木香、红花能行气行血。 甘:有补益、和中的作用。如人参、黄芪能补益元气;甘草、大枣能调和脾胃及调和药性。 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五味子、山茱萸能敛汗涩精;五倍子能涩肠止泻。 苦:有燥湿、泻降的作用。如黄连、黄柏能清热燥湿;大黄能泻下。 咸:有软坚、泻下的作用。如海藻、瓦楞子能软坚散结;芒硝能泻下通便。 中药的配伍与七情中药处方讲究的是药物之间的配伍,根据中药不同的药性,按照一定的原则,把中药组成不同的处方,用于治疗一类的证候或病证的过程,即为中药配伍。 通过中药的配伍,可以大大的增强中药的治疗效果,扩大中药的治疗范围,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或减轻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一般来说,相对同种证候,复方的治疗用量及效果远大于单药。中药的配伍遵循“七情”原则,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单行,就是用单味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相须,即两种以上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有明显增强其原有的疗效。 相使,即在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作用。 相畏,即一种药物的副作用或毒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恶,是指两种药物合用后,能相互牵制而使原有的疗效降低或者丧失。 相反,指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 江西治未病提供中医知识的普及,养生饮食指导及建议,内容仅供参考,欢迎白癜风的中医治疗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cf/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