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全息汤
甘露聚糖肽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疾病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991699.html 中医万能方《全息汤》:柴胡12g桂枝10g白芍10g瓜蒌10g薤白10g枳实10g苍术10g陈皮10g厚朴10g白术1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12g生地10g丹皮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 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薛振声从自己亲手诊治的上万例疑难病症中感悟到:可以把疑难病症的成千上万种病因化繁为简,分为五大类:风寒类、痰凝停滞类、湿困类、水停类、血热血瘀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疑难病症的病因并不是单纯的某种,而往往是这五大类病因相互交织、影响和并存。 那么,能否找到这五大类病因的整体治疗方法呢?薛振声经过20年的临床试验,发现:治疗风寒类证,可以使用桂枝汤;治疗痰凝停滞类证,可以使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湿困类证,可以使用平胃散;治疗水停类证,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疗血热、血瘀类证,可以使用生地、丹皮。——再加上整体治疗、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只选用最关键的柴胡、甘草两味药),那么,这些方剂或中药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能够整体辨证施治的“全息汤”基础方:
柴胡12g 桂枝10g 白芍10g 瓜蒌10g 薤白10g 枳实10g 苍术10g 陈皮10g 厚朴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2g 生地10g 丹皮10g 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g 上述组合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临床上却花费了薛振声20多年。中医历史上,也有医家在研究用综合方剂来进行整体辨证治疗。但是,一付综合方剂绝非把数类单项治疗方剂“叠加、组合”起来那么简单。因为各个方剂之间互相影响,非常容易顾此失彼、干扰药效。这需要思想上的大胆设想、临床上的小心验证。——经过对自己上万例临床病例的前后对比,薛振声发现:采用“整体辩证+传统辩证”治疗疑难病症,确实比“传统辨证”疗效更好,而且失误更少、容易掌握。 以一个固定的处方来应付千变万化的疾病,显然是行不通的。薛振声认为:全息汤的基础方提供了对疑难疾病“共性”的治疗方法,对于特定疾病的“个性”,还要按照传统辩证的方法,对全息汤基础方进行加减。——为方便广大读者,他也根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撰写了“全息汤基础方加减法.比如,发热:一概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意)。其余按症加减。胁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大枣、加牡蛎12g,右胁痛者再加青皮10g,左肋痛者再加郁金10g;腋下肋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薛振声笑称:“我不是用‘一个方剂包打天下’,而是在对几百个经典方剂的应用中,增加了一个我发明的整体施治方剂!” 他特别提醒读者:以上所列加减法为个人经验的积累,疗效确切(但不应视为固定不变的模式,应不断探索。同时,要注意不应破坏全息汤基础方的整体构架)。一般服药2-3剂后,症状应显著好转,如未痊愈,需继续服药者,应根据症状变化调整处方。症状减轻,仍轻微存在,处方不变。 据薛振声本人介绍,他运用以“整体辩证+传统辩证”为特点的全息汤加减进行治疗,比前半生单纯运用传统辩证提高疗效20%-30%,临床把握性大大增强,尤其是:药物的副作用大大降低。《十年一剑全息汤》出版之后,全国已有数十位中医大夫使用全息汤进行临床实践,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其中吉林的刘儒胜医师、河南的张鹏医师使用全息汤加减进行临床运用,均较此前运用传统辩证施治方法有了明显的疗效提高。 薛振声先生也有他的遗憾:整体辩证只是个人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的产物,没有更多的人参与和认可,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没有对照组对比……笔者目前正在组织各方力量,对“十年一剑全息汤”的应用进行追踪、统计、分析。全息汤基础方内科症状加减法 全息汤基础方内科症状加减法 1.发热:予全息汤基础方,个别高热脉洪、面红舌赤、烦渴引饮者加石膏15-30g,知母10g(白虎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2.低温: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个别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桂枝附子汤意)。其余按症加减。 3.自汗: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重者加黄芪、牡蛎各12g,自汗淋漓者加附子10g,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4.盗汗: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其余按症加减。 5.身酸懒: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如出现纳差、腹泻、浮肿、黄疸等症,按相应症状加减。 6.身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即可。痛重、自汗或恶寒者加附子10g,肩背痛甚者合羌活、独活、藁本、蔓荆子、川芎、防风各10g,身刺痛,面紫舌暗脉涩者合秦艽、川芎、桃仁、红花各10g、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地龙各6-10g,其余按症加减。 7.浮肿: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喘满者加麻黄、杏仁各10g,有热者加石膏15-20g,咽喉肿痛或有疮疡者加银花15-20g,连翘10-15g,肿甚,身重恶寒者加附子10g,其余按症加减。 8.黄疸: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大黄10-12g,小便赤热者加栀子、黄柏各10g,大便干者加大黄10-12g。其余按症加减。 9.嗜睡: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加石菖蒲10g,其余按症加减。 10.失眠: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严重者加酸枣仁12-15g,知母、川芎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1.心惊不安: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其余按症加减。 12.头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偏头痛者加川芎、白芷各10g,兼痛泻者加防风10g,兼身痛者合羌活、独活、藁本、蔓荆子、川芎、防风各10g,兼头胀或烦躁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其余按症加减。 13.头晕: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苏叶各10g,兼心烦不安者加龙骨、牡蛎各12g。严重者加天麻10g,其余按症加减。 14.口渴: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烦渴多饮者合白虎加人参汤(石膏12-20g,知母、人参(或党参)、粳米各10g),兼纳差、舌淡苔少而燥者加党参12g,花粉10g,兼舌干而裂者合增液汤(玄参、麦冬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5.口中异味:一般予全息基础方,口涩、口腻不再加药,口苦者加当归、栀子各10g,口臭者加藿香、佩兰各10g,口酸者加黄连6-10g,吴茱萸3-6g,口甜者合泻黄散(藿香、石膏、山栀、防风各10g),口辣者合泻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6.项强:一般予全息基础方,严重者合葛根12-15g,麻黄10g,其余按症加减。若出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不可视为一般项强,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17.肩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合舒筋汤(当归、赤芍、姜黄、羌活、海桐皮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8.四肢疼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严重者合乌头汤(麻黄、黄芪、川乌各10g),或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知母、防风、附子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19.腰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杜仲10g,兼痛泻者加防风10g,严重者加附子10g,两侧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尾骶骨痛者合破故纸、小茴香、元胡、牛膝、当归、杜仲、知母、黄柏各10g,泌尿系统结石者再加金钱草15g,海金沙10g,其余按症加减。 20.咳嗽: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各10g,咳不止再合止嗽散(荆芥、紫菀、桔梗、百部、白前各10g),咽喉不利、干咳无痰者合养阴清肺汤(麦冬、玄参、贝母、薄荷各10g)或桑白皮12g、地骨皮10g,加贝母、枇杷叶各10g。其余按症加减。 21.喘促: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杏仁10g,兼咳嗽者,去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杏仁各10g,喘甚者再加葶苈子10g,哮喘者合定喘汤(麻黄、桑白皮、白果、苏子、杏仁、黄芩、款冬花、半夏各10g),发热而喘者合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各10g,石膏12-20g),其余按症加减。 22.胸闷: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咳喘胁痛者,按相关症状加减。 23.胸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面唇紫暗者加桃仁、红花各10g,丹参12-15g。 24.胸中烦热: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失眠、多梦、盗汗者加龙骨、牡蛎各12g。 25.心悸: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15g,兼肢冷、脉迟或结代者加附子10g。 26.嗳气: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嗳气频频者合旋覆花、党参、半夏各10g,代赭石12g。 27.呃逆:心绪不宁者加龙骨、牡蛎各12g,呃逆严重者合丁香、杮蒂、人参或党参各10g。 28.恶心呕吐: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半夏、苏叶各10g。 29.反酸: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黄连6-10g,吴茱萸3-5g,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各10-12g。 30.食欲不振: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三仙(山楂、神曲、麦芽)各12g,胃酸者不加山楂。 31.胃脘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量至12g。 32.胁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大枣、加牡蛎12g,右胁痛者再加青皮10g,左肋痛者再加郁金10g,腋下肋间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 33.脐腹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合乌药、槟榔、木香、小茴香、良姜、川楝子、青皮各10g。 34.小腹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白芍用量至12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 35.少腹(小腹两侧)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川楝子、元胡各10g。 36.腹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胃酸者加黄连6-10g,吴茱萸3-5g,严重者合生姜泻心汤(党参、干姜、半夏、黄芩、黄连各10g),或再加知母、姜黄、砂仁各10g。 37.腹泻: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皮10g,无腹痛者去白芍再加防风10g,严重者加赤石脂、禹余粮各12g,久病体虚者加党参10g。 38.大便秘结: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仁10-12g,严重者合麻仁12g 大黄、杏仁各10g。 39.便带脓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去瓜蒌加蒌皮10g,再加当归、川芎各10g,热毒炽盛者合白头翁12g,黄连、黄柏、秦皮各10g。 40.小便涩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当归、车前子各10g,有热象者加栀子10g。 41.小便失禁: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益智仁、乌药、山药各10g,桑螵蛸10g。 42.小便混浊: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萆薢12g、乌药、益智仁、石菖蒲各10g,盐3g,小便黄混者合萆薢、丹参各12g,车前子、黄柏、石菖蒲、莲子心各10g。 43.睾丸胀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川楝子、元胡各10g,橘核、荔枝核、小茴香各10g,睾丸红肿者再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乳香、没药各6-10g。 44.阳萎: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兼会阴胀痛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g,兼小便不利者加当归、车前子各10g,病久者合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柏子仁、熟地各10g。 45.遗精: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龙骨、牡蛎各12g,严重者加芡实、莲须各10g。 46.鼻衄: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严重者合侧柏叶、藕节各12g,赤芍、当归、香附、黄芩、黄连、山栀、桔梗各10g。 47.咳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严重者合侧柏叶、干姜、艾叶各10g,或十灰散(大蓟、小蓟、栀子、陈棕、荷叶、侧柏叶、茜草、茅根、大黄各10g,炒炭用),慢性咳血者加阿胶、白及各10g。 48.呕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严重者合大黄、黄芩、黄连各10g. 49.便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便血色黑者加灶心土15-20g,附子、阿胶、黄芩各10g,便血色鲜红者合槐花、侧柏叶各12g,炒荆芥、枳壳各10g。 50.尿血: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重生地用量至12g,再加木通、竹叶各10g,茅根12-15g。 51.眼睑下垂: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熟地、当归、川芎、藁本、前胡、防风各10g。 52.耳鸣耳聋: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心绪不宁者加龙骨、牡蛎各12g,或加石菖蒲、木通各10g 53.咽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桔梗10-12g,急性肿痛者再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薄荷10g,慢性者合养阴清肺汤(麦冬、玄参、贝母、薄荷各10g) 54.声音嘶哑: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胖大海、桔梗、杏仁各10g,喘者加麻黄10g,有热者加石膏12-15g咽喉肿痛者加银花12-15g,连翘10-12g,病久咽干者合熟地、百合、贝母、当归、玄参、麦冬、桔梗各10g) 55.牙痛:一般予全息汤基础方加升麻12g、当归、黄连各10g 《十年一剑全息汤》解惑 《十年一剑全息汤》出版后,陆续收到一些读者反馈的信息。也许出于对笔者的鼓励,多持肯定态度,说方法管用,有的还报了初步统计,效果很好。有些读者反应的意见,涉及中医一些重大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深入探讨,故略陈管见。 一、中医的发展创新问题 有的读者说,他对该书的创新思想最感兴趣,此书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用新的方法治疗疑难病取得疗效。 这是令人振奋的感觉。笔者在晚年推出拙著,并不是单纯介绍个人的医疗经验,更深层次的愿望是想为中医界带来一缕清风,激发同仁的创新热情,使中医这门古老的学术在现代社会焕发青春与活力。 怎样才能发展创新?就是继承传统而又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以新的医疗思想和方法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确实疗效。怎样发展创新?就是在积累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古代和现代一切有用的思想和知识,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上升为理论,再回到临床中去检验,并在检验中修正、补充、完善,最终基本定型。以上意见是在系统疗法形成和拙著写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思考,供同道参考。 二、八纲辨证还要不要 有的读者说,系统疗法已经包括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那八纲辨证还要不要?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令人深思。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但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也暴露出历史的局限性。以现代哲学思想分析,八纲辨证绝对化、简单化、片面化的思想方法,明显带有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色彩,不利于辩证思维的发展。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对前人的理论成果应该尊重,对有实用价值的要继承并使用,对经过改造可以继续使用的,要在继承中加以改造。系统疗法除要研究和解决疾病的共性,也重视研究和解决疾病的个性。在研究和解决疾病的个性方面,八纲辨证仍可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八纲辨证仍要保留,而且,对八纲的理解,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义,这样,传统理论和系统疗法就实现了融合。 三、碰到十八反怎么办 有的读者问,他治疗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想用全息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可后方有附子,和前方栝楼是十八反,怎么办? 这是个实际问题,前人的医学著作中有很多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始前三禁”、“酒家忌桂”等等。对前人的经验应以重视,但不应盲目遵从,不敢越雷池半步。解决之道是实践。在实践中,证实古人的结论是正确的,应该遵从,是错误的,要敢于否定。从笔者个人经验看,使用系统疗法,有些禁忌已经突破。如治疗单纯甲状腺肿用全息汤加海藻(与甘草相反),治自汗身痛用全息汤加附子(与栝楼相反),治妊娠吐加半夏(妊娠用药禁忌),治妊娠病不去五苓散(胎前三禁),治饮酒者疾病不去桂枝(酒家忌桂)等等,效果良好,未见不良反应。以上突破禁忌,是根据临床需要,并非为突破而突破。但是,使用有禁忌的中药还应慎重,必须依赖于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或者求助于科研实验。 薛振声先生,年近古稀,在江苏省邳州市炮车镇卫生院工作。年1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其专著《十年一剑全息汤》。 全息汤是薛振声先生所论的“疾病的中医整体观和中药系统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体现。他认为各种疾病的重点虽在不同的部位,但归根结底都能从整体上去把握。薛先生的整体观又有别于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的整体观,他是从少阳枢机、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去认识的。每一种疾病,不论症状简单或复杂,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着手治疗。少阳枢机不利是疾病整体性的关键,治疗首先要和解少阳,故选用小柴胡汤;表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风寒,选桂枝汤;上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痰凝气滞,选枳实薤白桂枝汤;中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湿困,选平胃散;下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水停,选五苓散;血分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血热、血瘀,选生地、丹皮二味。上述方药便组合成全息汤。 柴胡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栝楼10克薤白10克枳实10克苍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泽泻12克生地10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 薛先生用传统辨证论治的方法,认识到辨证论治能立竿见影,但也有它的复杂性和局限性。近二十余年来,薛先生皆从整体入手认识和治疗疾病。以全息汤为主方,再根据不同情况配伍用药,药味多在25~30味之间,对于许多疾病都有明显疗效。一些患者多种疾病缠身,症状表现相当复杂,辨证有一定困难且有顾此失彼之虞,而用全息汤则可从更高处入手,病人反映良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bm/9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神奇的中草药乌梢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