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博士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8637.html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要是人们不吃东西,那一定会十分难受,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而与食物直接相关的人体器官,则非脾胃莫属了。

这就是中医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脾胃功能的原因之一了。中医自《黄帝内经》开始,就对脾胃的重要性做了专门的论述,后来的脾胃大家李东垣、乾隆御医黄元御等杰出的医学家都十分重视脾胃之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好,人体的气血就会昌盛,自然而然的就会神采奕奕、精神饱满,但如果脾胃功能一虚,就自然会变生诸证、百病丛生,于是便有了“脾胃虚弱百病生”“脾胃不和生百病”等说法。因此,在临床中,强健脾胃、益气健脾、助阳补气等调理原则,就十分常见。调理脾胃虚弱的经典良方有很多,比如四君子汤以及由四君子汤衍生而出的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都是可以用于调理脾胃虚弱的。在《汤头歌诀》中,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都在四君子汤名下,除了四君子汤和六君子汤都有两句歌诀外,异功散和香砂六君子汤都只有一句歌诀。四君子汤、异功散都是宋代名方,六君子汤和香砂六君子汤的最早出处存在争议,尤其是香砂六君子汤的出处更是令人匪夷所思。香砂六君子汤,按照后世医家的论述,是出自清代的《古今名医方论》一书中,而且还备注是引自清代名医柯韵伯的方,这一说法感觉漏洞颇多。清代名医汪昂写成《汤头歌诀》的时候已经80岁了,而此时的柯韵伯才33岁,按照常理来说,香砂六君子汤的出处是疑窦丛生。因此,香砂六君子汤的出处应该不晚于明代。如此不简单的香砂六君子汤究竟有哪些作用?又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在《汤头歌诀》中,将这个问题用了一句话回答,“或加香砂胃寒使”。意思是,香砂六君子汤是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上木香和砂仁两味中药组成的,也就是“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炙甘草七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木香七分、砂仁八分”,一共八味中药,在煎服的时候,可以加生姜二钱一起水煎服。至于香砂六君子汤的作用,清代名医汪昂只说了“胃寒”二字,这个需要引申一下,香砂六君子汤的主要作用是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适用于脾胃气虚、寒湿气滞证,临床上常以脘腹胀满、疼痛,纳呆嗳气,呕吐泄泻为主要症状,舌脉上常以舌质淡、舌苔白,脉滑为代表。实际上,香砂六君子汤就是由四君子汤加上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四味药组成,那么为什么要加这四味中药呢?清代名医柯韵伯解释道,“加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夏以疏脾土之湿气,而痰饮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滞气,缩砂以通脾肾之元气,而贲郁可开也”,也就是说,加半夏和陈皮主要是为了除痰饮,加木香和砂仁主要是为了开贲郁。四味辅助药,加上四味君臣药,可谓是相得益彰。香砂六君子汤在临床中是一个调理脾胃的常用方,不过在实际运用中,也会根据病症的变化而进行加减化裁,比如脘腹疼痛比较厉害的,可以酌情加入吴茱萸、高良姜等中药;如果寒湿较重的,可以适当加入肉桂、干姜等中药,如果有泛酸的情况,可以酌情加入瓦楞子、海螵蛸等中药。香砂六君子汤从古至今都备受老中医喜爱,现代对它的研究发现,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萎缩性胃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肠病,还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轻瘫综合征等病症。只要病机符合脾胃气虚、痰阻气滞、寒湿停中就可以加减化裁使用。金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lengzia.com/wlzbm/7972.html